每个人都知道刹车失灵会导致致命的后果,影响制动系统灵敏度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制动液,那么应该多久更换一次制动液呢?汽车制动液是液压油的一种,由于在密闭环境中使用,通常不会变质,不会产生磨蚀性杂质,要更换的标准是水分含量。
含水过多的制动液会腐蚀油活塞等,导致生锈和卡死,水太多也会造成压缩性差,影响卡钳的夹紧力,因此,要定期检查制动液的含水量,每年一到两次,如果超过标准,最好更换。
刹车油用量比较少,价格一般在百元以上,通常更换比较麻烦,需要放水放水,所以更换后需要检查一下,制动液的含水量是经过认证的,如果缺少,可以更换,厂家建议刹车油更换周期一般为两年4万公里。
因为厂家没有办法准确了解所售每辆车的刹车油现状,比如一些经常使用的车,刹车适合大型车、潮湿的环境等,还有一些车用得少,刹车负荷低,在干燥的环境下,所以为了找到更平衡的方法,提出了两年4万公里的更换建议。
常用的汽车只是用来代步,很少开大力,所以没必要按照厂家的建议更换,注意含水量即可!感觉刹车踏板高度没变,但刹车更软,刹车距离更长,这种情况下,刹车油变质了,该换了。
打开制动液盖,如果油盖内有大量水汽,潮湿的空气一定会通过油底壳盖上的通气孔进入制动液,那么盖子上可能会有乳白色的物质,然后必须更换制动液,如果制动液明显变黑。
这意味着制动系统磨损过多,例如皮碗和副泵磨损气缸壁上的渣子进入制动液,需要更换,通常,车辆制动液根据DOT进行分类,根据美国石油协会,通常分为三种:DOT3、DOT4和DOT5.1,前两个是最常见的。
DOT5.1通常用于专业赛车或军事用途。市场上基本不卖,可以忽略,DOT3制动液通常为醇醚型,其化学成分为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因此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其含水量会逐渐增加。
由于制动液的沸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制动效果也随之降低,DOT4酯型在醇醚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硼酸酯,硼酸酯是通过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与硼酸的酯化反应生产的,硼酸盐的沸点高于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因此具有更好的制动效果。
一些车主可能拥有一辆里程数很多的长期车辆,如果您不记得上次更换过,请到修理厂请维修人员观察制动器中的油量,先油箱,再用刹车油一个特殊的传感器检测何时需要更换刹车油。
因为我们车辆的制动系统依靠制动总泵中的制动油来确定制动分泵上的油压来制动车辆,刹车油在吸收和释放压力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刹车油的稀释能量非常强,甚至空气中的水分都能被它完全稀释。
所以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制动液的含水量不断升高,最后在制动时如果不能有效地确定油压,车辆的制动效果就会变差!修理厂的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刹车油的含水量,如果检测值偏高,就必须更换刹车油了!
总的来说,刹车油的更换标准是含水量是否超过3%;换油种类也写在刹车油箱盖上;制动液可以改善,但不能减少;换油时,一定要把制动总泵到总泵的油管抽掉,家用车1升制动液就够了,换前要检查制动液包装是否密封好。#刹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