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作者:殷刘松博士,金斯瑞生物药发现部负责人兼总监
致《APACCIOOutlook》杂志年制药与生命科学专题
几千年前,我们就开始用各种形式的药物来对抗多种疾病,包括草药、濒危动物,甚至是巫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历经多年的历史,它记录了现代医学的试验和突破。现代医学不仅极大地延长了人类寿命,还显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小分子医学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近年来,基础生物学如免疫学与发展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炎症的重磅生物药相继问世。
展望未来,疾病愈加复杂多样,单一药物疗效有限,只能治疗一部分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抗PD-1药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患者响应率仅占约25%。正如基因泰克早期研发部执行副总裁MichaelVarney所说,“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五年,研发将大大丰富药物的形式。”以第二大血液癌多发性骨髓瘤为例,业界已开发出且仍在继续开发多种形式的药物来对抗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中包括小分子药物(例如硼替佐米和卡非佐米)、抗体(例如靶向CD38的达雷木单抗和靶向CD的依洛珠单抗)、抗体偶联药物(例如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GSK)、细胞疗法(例如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LCAR-B38M和bb),另外还有多种形式的联合用药。
不同形式的药物其特性和作用机制(MOA)不同,这对于患者以及进行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而言,既有福音也有挑战。基因疗法,这种“一劳永逸”的药物,已彻底扭转了几种罕见遗传病的困境。但它不仅卖出了世界级天价,在长期脱靶安全性方面也有待评估。自从FDA于年批准了两种细胞疗法,这类疗法已改变了许多血液癌的客观缓解率的面貌(例如,LCAR-B38M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客观缓解率已达91%)。但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细胞疗法主要对血液癌有效,在治疗实体瘤方面进展有限。而且,由于工艺开发高度个性化,细胞疗法非常昂贵(例如,两种获批的细胞疗法的价格分别为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不过,虽然抗CD3效应的固有毒性使双特异性抗体在早期发展坎坷,但近年来随着作用机制的丰富以及药物形式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显然,大多数已转移且预后差的癌症需要用多种作用机制和效应细胞,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治疗。就此而言,多特异性抗体或融合蛋白将成为未来药物的另一种新形式。
综上所述,药物形式创新是大势所趋,它们不是新旧更替,而是彼此互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治愈更多的疾病,最大程度地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