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众而言,脑胶质瘤或许很陌生,甚至不曾听说过。但它却是美国总统拜登一生梦魇。拜登生命中最重要的3个男人全部死于脑胶质瘤:人生导师兼兄弟泰德肯尼迪、亦敌亦友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以及最爱的长子博拜登。
拜登与长子博·拜登不仅仅是拜登的至亲挚友,据统计,每年新发脑胶质瘤患者约10万人,年死亡人数约8-9万人。这其中,近一半患者都属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这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过“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癌症。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为8%,而GBM5年生存率仅有5.6%,是常见癌症中五年生存率最低的。患者确诊GBM之后的生存期一般只有13-15个月。
各个癌种5年生存率对比GBM之所以是抗癌领域最难攻克的一道关卡,是因其病发部位的特殊性,以及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传统放疗往往难以彻底清除;并且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导致了普通抗癌药物难以抵达脑部发挥疗效。
多年来,GBM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化疗,但该治疗方案应用的局限性大,绝大部分患者会复发,并伴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近年来大火的免疫疗法,在GBM治疗上因血脑屏障等特殊机制而折戟沉沙,疗效欠佳。
人们迫切需要更为精准有效且副作用低的新型治疗方式。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BNCT)是目前治疗恶性脑肿瘤(脑胶质瘤)和复发、难治性肿瘤新兴方法中最具希望的二元治疗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低能中子与亲肿瘤含硼药物发生核反应,在细胞范围内定点摧毁癌细胞,被称为癌症治疗的“第五疗法”。治疗疗程仅需1-2次,对健康组织损伤极小。
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利用反应堆为中子源在临床试验治疗中已取得相当进展。日本研究者Hatanaka和Nakagawa对多个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使用BSH(FDA批准用于临床试治的含硼药物)在手术中进行BNCT治疗。结果比传统的光子束治疗更加有效。其中2例胶质母细胞瘤和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0年。
1年在瑞典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开始采用BPA(全球唯一上市的BNCT首荐药物)长时间注射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中位数达18个月。日本Miyatake等首次将BPA和BSH联合用于临床试验。13例患者中有8例图像显示病灶消失50%以上。Kawabata等在日本对1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BNCT治疗,结果显示胶质瘤三级患者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0.6个月,四级16.9个月,五级13.2个月,均长于X线照射。
脑胶质瘤作为BNCT最早开展临床试治的癌种,其取得的显著疗效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研究者们的信心。除了脑胶质瘤,BNCT在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肝癌、膀胱癌等多种实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头颈部鳞癌的BNCT研究主要用于复发/转移的患者,取得了较高的客观反应率。BNCT治疗肝癌、皮肤黑色素瘤的病例报道结果也令人鼓舞。
近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技术以及生物医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BNCT的研发与应用。年以来,基于加速器的BNCT装置逐步取代反应堆成为发展主流。年3月,BNCT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在世界上首次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目前,美国、日本、意大利、中国、阿根廷等国正全速推进BNCT临床开发,BNCT正处于“更接近例行临床疗法”的前夜。
目光回到国内,BNCT距离中国还有多远?
近年来,我国BNCT发展迅速,中硼医疗,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医院等顶级研究单位全力投入到BNCT产学事业。
这其中,中硼医疗研发进展最快,目前已经完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BNCT治疗装置——NeuPex(极锋刀)全系统研发,并自主开发了可视化靶向含硼药物(18F-BPA,BPA)全新合成工艺,实现药物国产化,同时构建了集药学、药理毒理学及注册申报、项目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硼药研究开发平台,致力于新型硼药研发,领跑全球BNCT发展。
厦门BNCT癌症治疗中心中硼医疗正与建发集团、医院共建我国首座、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加速器BNCT癌症治疗中心,场地已竣工验收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预计今年完成联调及临床前准备,随后开展临床试验。
相信随着以中硼医疗为代表的中国BNCT力量崛起,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可以实现个性化与例行性硼中子治疗,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拯救更多不该离去的人,让生命更有质量。
最后,希望更多诸如创造免疫治疗时代的PD-1/PD-L1抑制剂,创新疗法BNCT(硼中子俘获疗法)、TTF(肿瘤治疗电场),PDT(光动力疗法)等革命性药物和创新疗法涌现,期待癌症治疗能够如同拜登所希望的那样:虽然攻克癌症是一件需要历经困难、长期坚持的任务,但就像人类最终还是能够登上月球一样,人类最终也会攻克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