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种植
---连作障碍(重茬)克服技术要点---
01
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1)多年连作后,作物根系分泌物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影响了土壤的孔隙度、容重、含水量和保水能力,造成土壤板结。
2)连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量的有机酸释放的氢离子(H+)不断积累,使土壤酸性增强,生姜连作3~4年后土壤PH可降至5~5.5,从而严重影响其生长。此外,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枝叶残体分解所产生的酚酸类化合物等作物毒素也是导致作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因子。
3)连作还对同种类或其他作物产生化感作用。
4)多年连作不仅使原有土传的细菌、真菌等病害和根结线虫等虫害潜伏越冬得以生存,同时连作产生的根系分泌物和枯根、枝叶残体为根际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氮源和碳源。
5)长期连作造成根系活力、光合速率降低,产量显著下降。生姜连作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带菌种姜传病、气候因素、肥水传病
和带菌土壤传病等。
此外,常年连作后土壤养分供应失衡,硼、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等因素均加重生姜连作病害,
从而导致生姜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02
克服生姜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
农业措施
(1)精选种姜,药剂处理
在生姜收获前,可从无病姜田严格选种,单收单藏,对姜窖进行及时消毒。选择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作种用。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尤其是掰开后断面褐变的姜块。选好种姜后,要进行药剂浸种处理。
(2)轮作换茬
土传病害姜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主要途径。对发病重的地块,最好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轮作3~4年,但不宜与番茄、茄子、辣椒、马铃
薯等茄科作物轮作。
(3)适当深耕
深耕宜打破犁底层,耕深以25cm左右为宜。生产上宜冬前深耕,若结合进行冬灌效果更好。
(4)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肥效缓慢,但养分全面,生姜生产上提倡重施有机肥。一般地力可每亩施优质圈肥~kg,有机肥中可配施钙、镁、磷肥~kg。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小麦、玉米或油菜秸秆等作物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增加土壤保肥蓄水能力,还能起
到强化微生物相克的作用,对防治和抑制有害菌效果很好。另有研究认为在生姜田间施用蚯蚓生物肥对其连作障碍的克服具有良好效果。
(5)配方施肥
在测土基础上根据生姜的养分需求规律合理配方施肥,可通过基施或中后期根外施肥等方法适当增施锌、硼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补给是解决重茬栽培土壤矿物质营养含量降低
和失去平衡的重要手段。
(6)精细管理
姜田所用肥料应保证无病菌,不能用病残体及带菌土壤沤制土杂肥,所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姜田采用无污染的地下水灌溉,严禁把病株向水渠及井中乱扔。要采用塑料软管灌溉或滴灌,使水绕过发病地带。在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四周0.5m以内的健株,挖去带菌土壤,将病残体集中深埋或药物处理,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填平,周围筑土埂,防止病菌扩散蔓延;收获后及时清理姜园等。
姜
03
克服生姜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
物理、化学、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夏季利用防虫网防虫和遮阳网遮阳、降温。防虫,可根据昆虫的趋黄性、趋蓝性和趋光性等特点,在姜田内悬挂黄板、蓝板或黑光灯等诱杀成虫,以减轻病虫害传播的途径。
化学防治
(1)土壤消毒
可于生姜播种前20天结合整地、浇水,用氰氨化钙进行土壤消毒,每亩用量60~75kg。氰氨化钙可促进有机物腐熟和有机肥的发酵,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酸碱度,使土壤得到修复和还原,同时还能补充钙素,预防姜瘟病、癫皮病,减轻土传病害,抑制杂草萌发,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也可采用生石灰粉消毒方法,一般每平方米均匀撒施生石灰粉50~75g。
(2)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连作生姜生育期间,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方法参照生姜主要病草害诊断与防治技术一章。
生物防治
(1)天敌防虫可利用有益天敌草蛉、丽蚜小蜂、捕食螨等防治多种虫害。
(2)选用抗重茬剂生姜田可用的抗重茬微生物菌剂“菌益丰”等
尚
臻
英国凯尔森国际化工有限公司
秦皇岛尚臻科技有限公司
招商--6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