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拓数据太魔幻疫苗有了,玻璃瓶却没了,

年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也有很多人表示是“风口”众多的一年,口罩、口罩机、熔喷布、呼吸机以及头盔,总有一群人带着资本疯狂入场,当然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现在,他们的机会又来了。据全拓数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团队正竞相研发新冠疫苗,多款新冠疫苗试验进展顺利,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但尴尬的是,与此同时,全球疫苗玻璃瓶库存却“告急”了。早在今年5月份,英国牛津大学医学教授约翰·贝尔(JohnBell)就曾透露,目前全球的疫苗玻璃瓶库存仅剩2亿支。这表明如果不算医学研究用掉的部分,全球70亿人口每人都用上疫苗,那么疫苗用玻璃瓶缺口也有68亿支。

先来科普一下疫苗瓶是一种由专用玻璃制成的容器,主要有西林瓶跟安瓿瓶两种,通常可容纳2ml至ml的液体。不同于普通玻璃瓶,由于医药品大多需要冷链配送的特性,疫苗瓶必须保证耐低温,并能够承受在全球范围运输中所造成的磨损。在高精度的要求下,使得不管是原材料的获得,还是中间的加工过程,和运输中的高成本都让疫苗玻璃瓶无法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产能。

据国外消息称:由于医用玻璃瓶生产商的专用材料库存有限,强生等各大疫苗巨头担心无法及时获得疫苗玻璃瓶,纷纷开始提前下订单,目前强生已经从美国康宁公司订购了2.5亿个疫苗专用玻璃瓶;另一家医用玻璃制造商德国肖特则已经接到了10亿个玻瓶的订单,这是其2年的产能,因此面对接踵而来的订单,该公司不得不选择拒绝,甚至称有NGO组织正在全球收购玻璃生产线。

国外已经出现“玻璃瓶抢购潮”,那么中国的疫苗玻璃瓶够用吗?据报道,中国疫苗业协会回应称,我国疫苗玻璃瓶的年产量至少达80亿支以上,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生产需求。

全拓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与玻璃制造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超过11.3万家,过去的5年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6.4万家,其中年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94万家,同比增长28.77%,今年上半年新注册量达到2.05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江苏省,共2.8万家,广东、浙江排名二三位,数据分别为2.5万家和1.9万家。

从企业注册资本分布来看,我国玻璃制造相关的企业注册资本在万之内的企业最多,占比达到41%。万之内的企业最多共计10.7万家,占比73%。注册资本在0万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少,共1.9万家,占比13%。

从数据上看,我国疫苗玻璃瓶的产能满足国内需求应该问题不大,但要想出口国外、供应全球难度挺大。原因就在于疫苗瓶的规格要求。

国际上:超过70%的主流注射剂包材均为中硼硅玻璃,较之高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以及钠钙玻璃,中硼硅玻璃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适中,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我国:每年的中硼硅玻璃需求量约5万吨,自产率却仅为7%至8%。我国药用玻璃制品目前主要还是以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我国药用玻璃生产企业而言,中硼硅玻璃成本较高,其次,中硼玻管的生产稳定性较难控制。在中硼硅玻璃的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仅仅占了10%左右的份额。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上的数据,国内用于疫苗和注射剂的中硼硅玻璃瓶、玻璃管一共有57个批号,其中进口品种占到21个。

国家药监局网站有关中硼硅的部分数据

换言之,若新冠疫苗全部用低硼硅玻璃瓶灌装,那么我国目前的产能足以供应全国的疫苗生产。以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为例,该公司一年可生产70亿个疫苗玻璃瓶,但其生产中硼硅玻璃瓶的能力并不大,一年仅2亿个左右,而其他有中硼硅玻璃瓶生产资质的企业,年产能则更少。因此,如果所有新冠疫苗都要采用中硼硅玻璃瓶,那么我国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玻璃瓶缺口。

多年来,国内疫苗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中国对疫苗采用批签发制度,每批抽检并放置一段时间,等观察期过了之后才允许上市销售。中国因为玻璃瓶材质而产生的疫苗不良反应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疫苗的问题并不是由于玻璃瓶产生的。

但是,全拓数据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我国药玻企业停滞不前的借口,我们需要加快提高我国药品装备生产标准规范,促进我国药品装备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生成的进程,毕竟中硼硅玻璃瓶的技术难点相较于芯片一类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攻克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