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育苗期,最容易出现这7个问题,只要

辣椒在与育苗期,很容易出现病虫害和生长迟缓的情况,今天我就准备了这部分内容,总结了辣椒在育苗期常出现的7个问题,还不太了解的菜农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出苗

播种后经过一定时间(干籽冷床15d左右,温床8d左右)后仍不出苗。检查种子,种胚白色有生气的,可能是由于苗床条件不适造成不出苗,对温度低的要设法增加床温,对床土过干的要适当浇水,对床土过湿的要设法排水降湿。若种子已死亡,应及时重播。

2.出苗不齐

表现在出苗时间不一致和出苗疏密不一致,播种技术和苗床管理不好是造成出苗不整齐的重要原因。应选用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种子播种,床土土面平整,播种均匀,播后用细孔壶浇水。已经出苗不一致时,对出苗早、苗较高的地方适当控水,晴天增加对出苗迟的地方的浇水次数。

3.焦芽

萌芽阶段的种子易发生焦芽现象。若床温过高(35℃以上),尤其是床温高、床土又较干燥时,胚根和胚芽易烧坏,产生焦芽。应保持床土湿润,晴天中午前后床温过高,应立即在玻璃窗或拱棚上疏散地盖草帘遮阳降温。

4.顶壳

秧苗带着种皮出土的现象,又称“带帽”现象。原因是床土湿度不够或盖籽土太薄。应浇足底水,出苗期间也要保持床土湿润。若遇阴雨,可在床面撒一薄层湿润细土。发育不充实或染病的种子也易造成顶壳,要选用健壮饱满种子。出现顶壳苗时可先喷水,待种壳吸湿后,用毛刷轻轻将帽壳扫掉。

5.秧苗徒长

徒长苗的茎长、节稀、叶薄、色淡,组织柔嫩,须根少。原因是阳光不足,床温过高,密度过大,以及氮肥和水分过多。要改善苗床光照条件,增施磷钾肥,适度控制水分,加强通风。

育苗过程中,秧苗刚出土的一段时间容易徒长,易出现“软化苗”或“高脚苗”。防止方法是播种要稀,要匀;及时揭去土面覆盖物;基本出齐苗后降低苗床的温度和湿度;早间苗,稀留苗。

另一个容易徒长的时期是在定植之前。应昼夜揭去覆盖物,加强光照,降低床温,将苗钵排稀或切块囤苗,还可喷一次1∶倍高产宝。

多喷几次1∶1∶倍的波尔多液,有很好的防病、壮苗、防徒长效果。选用的抑制剂主要是多效唑,喷雾浓度50mg/kg,或喷洒mg/kg的矮壮素,或者5mg/kg的缩节胺,均能显著克服秧苗徒长和提高壮苗率。

6.秧苗老化

当秧苗生长发育受到过分抑制时,常成为老化的僵苗。这种苗矮小、茎细、节密、叶小、根少。定植后也不容易发棵,常造成落花落果,产量低。

造成秧苗老化的主要原因,是床土过干和床温过低,或床土中养分贫乏。苗期水分管理中,怕秧苗徒长而过分控制水分,容易造成僵苗。用苗钵育苗的,因地下水被钵隔断,容易干,若浇水不及时、不足量,最容易造成僵苗。

在阴雨连绵、温度低、光照弱的条件下,辣椒苗可能出现生长停滞、顶芽萎缩、叶变小、色发黄的“缩脑”现象,这也是秧苗老化的一种表现。

除提高床温、加强光照外,可对秧苗喷施一次10~20mg/kg的赤霉酸+0.3%的尿素,7~10d可开始见效,秧苗逐渐恢复正常生长。

另外,分苗成活后用0.5%尿素+0.5%红糖+0.5%磷酸二氢钾+0.1%杀菌剂混合液叶面喷洒。定植前用病毒灵、抗病威、植病灵等倍液,灌根带喷洒叶面,对预防病毒病有较好作用。

7.药害

施药量过大、浓度过高,易使幼嫩秧苗产生药害。应科学合理用药,用药前苗床保持湿润。如已产生药害时,要及时喷清水或喷缓解药物,如因退菌灵导致的药害可喷0.2%硫酸锌溶液,辛硫磷药害可喷0.2%硼砂或硼酸溶液,多效唑药害可喷0.05%赤霉酸。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辣椒在育苗期常出现的这7个问题,你了解了吗?希望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对正在种植或者准备种植蔬菜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