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1月10日上午,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医院(医院)副院长、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副主委周柯带来了关于成立BNCT研究院同步建设研究住院楼的建议。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是聚合了硼中子俘获治疗高端医疗器械和紧密相关的生物医药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我国BNCT的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将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技术性革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年BNCT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医学临床应用项目正式落地东莞医院。
年,周柯提交了《关于加快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建设、打造科技能级提升新动能的建议》,聚焦散裂中子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医学临床转化。年市政府1号文提出:力争在硼中子俘获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BNCT技术医学临床应用项目成为东莞打造科技能级提升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对东莞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带来示范效应,同时为东莞构建健康产业链,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周柯说。
目前BNCT治疗中心大楼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年7月封顶,12月竣工并开始安装临床试验机器。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医院系列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建设”。随着新一代含硼药物发展,适用于BNCT治疗的病症范围进一步扩大,疗效将更凸显,促进东莞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医院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专科建设、科研创新水平,打造优势品牌,增强综合实力,提供更加优质医疗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BNCT装置的作用,及时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论证调研,周柯建议:
依托医院成立BNCT研究院。在东莞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南方医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与高校共建研究院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搭建政府、高校、医院和企业相互支持的合作平台,推进BNCT设备的改进、注册,硼药的研发、评价,BNCT在肿瘤、神经等专科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等实施。
同步配套建设BNCT研究住院楼。选址BNCT治疗中心大楼旁医院内自用地同步建设研究住院楼,可以优化项目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节约建设资金,满足BNCT研发中心、硼药研究创制中心、BNCT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科研需求。同时作为BNCT前期临床试验的病房,并在正式投入使用后为来自全国的肿瘤患者提供平均2~3周的检查、治疗的住院病房。
由于BNCT装置在我国是首创,其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未有先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药物研发、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等方面及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而且作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要以更高层次的规划,以保证整体建设如期完成。
“项目的顺利投入应用还需要后续资金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保障和支撑。”周柯希望,东莞能进一步加快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建设,打造科技能级提升新动能,让科技造福患者,促进东莞健康产业链的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