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Adobe全套豪华版元素周期表,了解一下.jpg
现在,前七周期已经补完的周期表,一共有个元素(强迫症大满足×1),其英文命名主要来自于拉丁文或希腊文等。
在周期表引入中国的时候,翻译家徐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通过形声和表意方法确定汉字,顺便翻了一下前朝皇上的家谱,终于在已有元素的基础上,完成了部分已知元素的汉字化。虽然当时还有“轻气”、“淡气”、“绿气”等二对一形式的翻译,但在年代后,会议确立了单字对应的模式,因此中文周期表看起来也很整整齐齐……(强迫症大满足×2)
当时日本和中国都在努力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因而翻译也在相互影响。比如汉字“硅”就是首先由日本科学翻译界所提出的“珪素”演变而来,这受到了荷兰语“燧石/keiaarde”发音的启发。而之所以改写成石字旁,正是因为徐寿确立的用部首代表室温下单质物理性质的原则。同理,“淡气”等等也是如此。
而常用的金银铜铁就不提了,都是中国人教的
(当然,汉字圈不加修改直接搬运的翻译方法也会产生bug,造成文不对题的效果,比如来自日语的“有理数”就被扭曲了本意,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激进西化派,终结了完全汉字化的日语周期表的可能性。自此之后,翻译界就较少使用“当て字”来转译,改为泛滥的片假名,甚至珪素-Si、弗素-F等等也逐步变成了片假名化的ケイ素、フッ素。此外,同一种元素的拉丁式命名和通用(?)命名,也十分复杂,造成了ナトリウム(Natrium/Na)、タングステン(Tungsten/W)等等神奇的翻译……不提
最后,在现代周期表中,汉字只占据了一个角落,而下面则充满了アイウエオ……
于是乎,中文的补完化周期表是这个样子滴(虽然两岸在对峙时期的翻译并没有统一,找找看~
来,看一下日文版
而日本中学生们为了解决鱼龙混杂的元素名称……
不过,对于本问题而言,其中的汉字并不算多,主要分布在周期表传入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以下几个(元素排序):
水素-H、炭素-C、硼素ホウ素-B、窒素-N、酸素-O、弗素フッ素-F、珪素ケイ素-Si、燐リン-P、硫黄(いおう)-S、塩素-Cl、鉄-Fe、銅-Cu、亜鉛(あえん)-Zn、砒素ヒ素-As、臭素-Br、銀-Ag、スズ錫-Sn、沃素ヨウ素-I、白金(はっきん,不是某地铁站)-Pt、金-Au、水銀-Hg、鉛(なまり!)-Pb
其中,除了早就进入常用语的金、銀、銅、水銀之外,很多都是根据元素性质翻译的表意字,并受到西方化学知识和拉丁文命名原则的影响,当然也有纯粹的形声字(iodine-ヨウ素)。
例如,水的组成元素有H,那么Hydrogen就叫做“水素”;当时认为酸都含有O(后来被HCl打脸),那么Oxygen就叫“酸素”;N2不能用于呼吸,因此就叫“窒素”;食盐中含有Cl,那么就叫做“塩素”;Br很臭,就叫“臭素”……
而Zn就很有趣了,叫亜鉛。
评论区:明代时Zn单质就已经被提炼了出来,可能因为Zn和Pb伴生的原因,且Zn的沸点更低,被称为倭铅。
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天工开物》
但是亚铅在现代中文里是Pb(II),于是搞出来很多新闻,说日本的牡蛎被(亚)铅污染了……
而常用颜料/涂料/化妆品添加剂——酸化亜鉛(ZnO),和铅/Pb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托汉字的福,中日化合物系统命名其实十分接近,但是元素……
“水素水”:水分子中至少有氢(水素)……
酸化還元反応:氧化还原反应
銅/Cu和酸素/O2反应,可生成酸化銅/CuO,也可生成酸化銅(I)/Cu2O,读作“酸化銅 一”
CO2:二酸化炭素
NaHCO3:炭酸水素ナトリウム(碳酸氢钠)
NaOH(aq):水酸化ナトリウ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
Cu2(OH)2CO3:炭酸二水酸化二銅(II)塩基性炭酸銅孔雀石(碱式碳酸铜)
水酸化:hydroxy/OH-,“氢氧化x”
而有机化学就基本上是片假名和俗名的世界了……
其实汉字圈有一个好,俗名可以互相借鉴。
例如,安息香酸(あんそくこうさん,PhCOOH)就是一个通用的写法。
至于学名……苯这个词,在科学界就照搬了英文拼写,叫ベンゼン。
而中国翻译工作者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个汉字对应,于是芳香烃就有了苯芴萘蒽……
而因为这一方面思路的差异,日本人看到我们的全是汉字的周期表,感到完全无法接受,就像我们看到一片假名的日文周期表一样…
想一起学习日语的可以私聊我,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