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番茄,这7个误区还有人步入,对比7个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

番茄,古时称六月柿,现在多称西红柿;它是泊来物种,原产地热带美洲地区,现在仍有老辈人习惯称它为洋柿子;番茄适应性较强,根系发达,根群庞大,根系再生能力很强,茎节也易生不定根;番茄根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易于成活、易于培植的植物;番茄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培植,种植面积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无论是菜园一角,还是房前屋后,甚至是庭院内外的空地上,都能见到一兜兜红彤彤的番茄果实挂满枝头的身影。

人们之所以热衷种植番茄,是因为番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酸甜可口独具风味的口感;且其生熟皆可食用,老少皆宜,即可作水果食用,也可烹制出美味菜肴;另外,成熟的番茄圆溜溜的、红彤彤的,有吉祥圆满、柿柿如意的美好寓意;因此,番茄的这些特点,引来了无数人将它作为一种吉祥蔬果,种植在庭院内外或菜园一角;一来种它能博得一个好彩头,二来吃着便利,三来吃不完的番茄还可拿到集市上换些零用钱补贴家用;故此,番茄俨然成为夏日乡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番茄种植年头多了,许多人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农村里的一些老辈人,手中掌握了种出优质高产番茄的土法妙招,对种番茄有着独到见解与经验心得;她们种出的番茄,的确让年轻一代农民羡慕;不过,也有一些有着一年半载种植经验的人,靠自以为是的认知观点,种出的番茄长势很差,结得也不多;其实,这些人种番茄,所持自以为是的认知观点并非都是正确的,甚至不知不觉步入了番茄种植误区中;根据生产实践总结,想种出优质高产的番茄,少用自以为是的观点种它,重新认知七个“不如”,种番茄可避免踩坑;那么,想种优质高产番茄,需要重新认知哪七个“不如”呢?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原畦种不如轮作种

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种植户习惯将番茄种植在原畦;殊不知,番茄是一种茄科作物,茄科作物都有忌重茬的特点,番茄作为茄科作物的一种,不适宜在原畦种植;所谓原畦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即重茬栽培;重茬栽培会给作物带来生长障碍,会给作物带来诸多重茬问题;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多茬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时间越长,作物重茬问题表现的程度就会越严重;重茬问题表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茬栽培会引发番茄出现缺素症;所谓缺素症,是指植物生长因缺乏某一种或多种必须的营养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病症现象;通常表现为植株黄化、红化、紫化、叶色失绿、生长组织坏死、生长点萎缩、植株萎蔫、枯萎、凋零等植株生长异常、器官及花果畸形、以及生长发育进程延迟或提前等问题。

番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所需求的营养元素相对固定;当前茬番茄优质高产时,会将土壤中相对固定的营养元素大量带走;而下茬番茄生产时,即便我们及时补充了番茄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但某些元素游离性差,不能及时为下茬番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元素,这就造成了土壤中某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匮乏,或者番茄根系吸收不到游离性较差的营养元素,从而让番茄形成了缺素症状。

比如土壤中氮镁锌铁锰元素匮乏时,会阻碍番茄植株叶绿素合成,会导致番茄叶面失绿发生黄化现象;而土壤中磷硼元素不足,会阻碍植株体内糖分运转,从而导致植株累积较多的花青素,会使番茄叶片发生红化或紫化;磷不足还会影响番茄植株细胞分裂和生长,会导致番茄植株发生生长停滞现象,会致使番茄植株矮小,穗果层数不足;另外,钙硼元素缺乏,会导致番茄生长点萎蔫、会给番茄带来落花落果增多、畸形果增多、裂果增多等问题。

二是根系分泌物会抑制下茬番茄生长发育;当上茬番茄生长时,会在土壤中遗留大量根系残体,根系残体会携带大量毒素分泌物;当这些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大量聚居,并得不到及时降解时,这些根系分泌物会抑制下茬番茄根系生长发育;这些自毒物质还会抑制土壤物生物活性,会降低土壤有益物生物种类和数量,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会给番茄带来长势越来越差,抗逆能力越来越低,病虫害越来越难以治理,烂根萎苗死棵越来越多,植株早衰现象越来越严重,产量品质连年下降等问题。

三是重茬种植会导致番茄病虫害越来越越多,越来越难治理;随着番茄连年重茬种植,会致使番茄的抗性能力越来越差;当上茬番茄发生病虫害时,有些病害菌素和虫害虫卵,会蛰伏在土壤中越冬;等待生存条件适宜时,这些病原菌会将下茬番茄作为滋生和繁殖的载体,会给下茬番茄埋下病虫害高发的隐患;比如番茄枯萎病,就是番茄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而番茄连作是导致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连续存活并最终暴发形成危害的主要原因;综上原因,番茄不适宜连作,不适宜原畦种植,也不适宜与茄科作物轮作;应与豆类作物,禾本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三年以上再考虑重新种植番茄。

平畦种不如起垄种

在番茄实际种植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部分种植户为了图省事、图省力,还将番茄以平畦方式种植;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对比,番茄起垄种植优于平畦栽培;个中原因,这得从番茄平畦种植与起垄种植的优缺点说开去;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番茄平畦种植有哪些弊端与优点;平畦是番茄的传统栽培方式,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中耕、追肥、浇水和开展田间管理工作;而且这种栽培方式省力省事,可以减少不少的劳动投入。

不过,平畦种植的番茄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畦面不容易整平,浇水时会存在旱涝不均现象;而且平畦种植土壤受光率低,土壤经受水分渗透后容易发生板结下现象;会存在土壤疏松程度变低,通透性变差问题;而番茄根系好气性强,番茄根系喜疏松通透、含氧量丰富的根际土壤环境;平畦方式种植的不能为番茄根系创造疏松通透的根际土壤环境,土壤含氧量低不利于根系呼吸和开展新陈代谢活动;并且,平畦种植会造成垄间郁闭,通风条件变差,会给番茄带来落花落果和病虫害增多问题;故此,现在番茄逐渐弃用了平畦栽培方式,而选用了优点更多的起垄方式种植。

番茄起垄种植,可以将比较疏松通透的土壤聚集在一起,可以为番茄根系提供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利于根系下扎和发展成庞大的根群;起垄,可以为番茄根系提供丰富的氧含量,利于根系开展呼吸活动和新陈代谢活动;起垄,垄面可以获取充足的光照,可为番茄根系蓄积生长发育所需的地温;同时,垄面透光可减低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条件,可降低番茄病虫害发生率。

起垄,可改善垄间郁闭情况,可提升垄间通风条件,对提升叶面光合利用率和避免病虫害高发大有益处;起垄,便于灌溉和排涝;在浇水时,水从垄沟灌溉,不存在淹渍根系情况,不存在因积水发生沤根烂根现象;而且,在雨季田间有积水时,积水可顺着垄沟很快排出田间,也不存在番茄沤根烂根萎苗死棵问题;综上所示,我们不难看出,番茄起垄种植优越于平畦栽培;建议在栽培番茄时,起垄高度不低于15厘米,垄面宽度不低于20厘米,垄沟距不低于20厘米。

种植过早不如适期种

在番茄实际种植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将露地番茄早早的种下了;这部分人认为,番茄早种可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可早受益;其实,番茄是一种性喜温热气候的植物,它的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需要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较好的开展各项生长生育进程;比如番茄的生长适温要求在22度至28度之间,低于20度,番茄生长速度缓慢,低于15度,番茄生长能力受限;低于10度时,番茄基本停止生长,低于5度以下环境时,番茄易受到冻害或冷害。

此外,番茄不耐霜冻渐染;如果番茄幼苗遭受霜染,会冻蔫番茄的生长点和幼叶,严重的霜冻会直接冻蔫番茄幼株;在生产实践上,我们常把22度至28度的气温,18度至23度的土温,无霜期内,作为露地番茄的定植环境标准;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露地番茄定植的这些气候条件,多发生在谷雨前后;因为谷雨前后的气温能够稳定在18度以上,且民间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谚语说法。

如果温度条件达不到番茄基本生长发育要求,比如番茄一旦受到冷害或冻害,不仅会降低番茄的生长发育速度,番茄还会因受到低温冷害冻害发生萎苗死棵事实;即便受到冷害冻害的番茄能够继续存活,番茄幼苗植株生殖生长系统受到破坏和打乱,番茄产量和品质会大大折扣,不仅不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反而会给番茄种植收益带来损失;综上所述,番茄并不是种的越早就越能早收获,也不是种的越早越能早获取收益;适期种植才符合番茄的生长习性和生殖规律;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番茄种的早不如适温期种。

番茄长得高茂不如长得矮壮

在番茄种植过程中,一部分种植户将番茄培育的枝繁叶茂,茎秆细长高挑,节间距过长;而这部分种植户看到自己培育的番茄植株长得茎高叶茂,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其实,这样的番茄植株是典型的徒长现象;番茄徒长,是一种不良生长现象;看似番茄长得高大茂密,其实这样的植株蕾花少开花少,也容易落花落果,还容易滋生病虫害;最终产量品质低下,生产效益也无从保障;而长得敦实矮壮的番茄植株,开花多,结果多,穗果结得一层层;不仅产量高,品相好;而且这样的植株结果持久,番茄能结一茬又一茬。

番茄徒长,会致使其生理生长难以向生殖生长转化,会导致节间距过长,结穗位置上移,穗果分层不合理;番茄徒长,会延迟初花期,会降低花芽分化质量;番茄徒长,会导致叶片相互重叠,叶片相互遮挡光照,会降低叶片光合利用率,会造成垄间过于郁闭,垄间通风条件变差;而造成番茄发生徒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番茄定植密度过大,植株相互拥挤生长;此外,光合寡照,土壤营养水平过于丰富,缺乏必要的疏叶整枝拿杈打顶管理,也是导致番茄发生徒长现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生产上,不要将番茄种植的过于密集;要按照品种要求,给番茄确立合理的营养面积和生存生长空间;不要将番茄定植在光合寡照,长期阴郁的地方,尽量为番茄提供充足的光照时长和适宜的光照强度;在生产上,不要偏施氮肥,不要过量使用氮肥;要注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均衡使用,要注重有机肥对番茄优质高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浇水时,遵循按需浇水,前控后促,促控有度的供水原则;同时,加强整枝拿杈掐尖疏叶理蔓等田间管理,尽量将番茄植株塑造成具备优质高产潜力的株型。

大水漫灌不如小水勤浇

在种植番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种植户,在给番茄浇水时,习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番茄;其实,番茄是一种不适宜大水漫灌的植物;因为番茄根系好氧性强,它的根系喜欢疏松通透的根际土壤环境;大水漫灌会挤压土壤缝隙中的空气,会造成番茄根系缺氧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据有关研究成果显示,番茄根系受到淹渍4小时,会给番茄带来黄叶落叶和落花落果的问题;而番茄根系受到连续淹渍超过24小时,番茄根系受到泡发膨胀,会堵塞维管束,会给根系带来养分和水分传输障碍问题;严重的淹渍,还会导致番茄根系发生沤根烂根问题,会直接致使番茄植株萎蔫枯萎凋零。

此外,大水漫灌还会造成土壤养分随着水分渗透流失到较深耕层,特别是一些溶解性比较强的营养元素会白白流失,会造成生产资源浪费;大水漫灌会导致土温下降过速,不利于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大水漫灌,会造成土传病菌、虫卵、草籽的快速传播,还会造成土壤发生板结现象;对于气候干燥地区,大水漫灌后,会致使地下水位升高;地下盐碱水会随着土壤毛管潜移到地表土壤,当地表水分蒸发后,会在地表土壤中留下一层盐;如果主要耕层中含盐量过高,会加速土壤盐渍化进程;而番茄是不适宜在偏碱的土质中生存和生长的,所以番茄不适宜大水漫灌。

如果番茄的确需要补充水分,可以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给番茄适度供水;小水勤浇,可以满足番茄不同时期的需水需求,可以降低水温对地温的影响程度;小水勤浇,可避免番茄发生旺长徒长现象,可避免番茄根系发生沤根烂根事实;小水勤浇,也有助于番茄幼苗期蹲苗,有助于根系下扎深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给番茄供水,大水漫灌不如小水勤浇。

追肥多不如底肥足

民间曾有谚语说:“三追不如一底”;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给作物供肥,三次追肥不如一次底肥发挥的作用大;言外之意,底肥用的足,施的对,对作物优质高产至关重要;番茄也一样,底肥用好了,用足了,会比三次追肥长得还好,结出的番茄也比三次追肥结得多;因为底肥的使用,多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工业化肥为辅;有机肥俗称农家肥,它是一种来源于动植物,经工艺发酵腐熟而成,消除其中有害物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缓释肥料;

有机肥具有培肥地力改善土质的作用,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以熟化土壤,能够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保墒能力和缓冲能力,可以为番茄安全茁壮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有机肥可以起到提质增产的作用与效果,它可以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可以参与和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可为番茄生长发育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元素;由此可见,“三追不如一底”的谚语说法是有道理的;建议在种植番茄时,每亩使用公斤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作底肥,用时配施50公斤过磷酸钙,和50公斤的磷酸钾复合肥。

挂果多不如育大果

在番茄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还见到有些人培育出来的番茄,开得花很多,挂果也很多;但是开花多挂果多的番茄大多表现出果实偏小,果实都长不大,且畸形果多,果实挂果杂乱无章的特点;其实,番茄开花多不一定都能挂住果,挂果多也不一定都能成材;与其留着都长不大长不好的番茄幼果,还不如趁早合理疏除一部分,让养分供输部分幼果长成优质大果,让部分果实优质成材上市。

番茄是一种无限生长型植物,我们要想培育出优质大果,首先需要在番茄的幼株开始,就要着手为番茄塑造出丰产的株型;我们发现,在番茄幼株刚刚缓苗后,就有花序开放;如果幼株高于30厘米,这层幼果可以保留;如果番茄幼株低于30厘米,这层幼果就需要考虑摘除了;便于腾出营养让幼苗先发棵,等到第二层花序开放时,再考虑留取幼果。

如果土壤营养水平较高,植株长势健壮,第二层可以保留5个幼果,其余的幼果全部摘除;如果土壤营养水平一般,可以选择3至4个具有较好长相的幼果培育成材,其余幼果全部疏除;从第二层穗果开始,一般保留5至6层穗果,再往上就不要保留了,要通过掐尖管理方式,让养分回流,促成各层幼果长大成材。

概述

番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型菜蔬,也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田园作物;不过,由于一部分人受到种植经验和认知观点误区的限制,种出的番茄存在长不好,结不多,长不大的现象;根据生产实践总结,想种出优质高产的番茄,少用自以为是的观点种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记住七个“不如”,种番茄可免入误区,种番茄可避免踩坑;这七个“不如”分别是原畦种不如轮作种、平畦种不如起垄种、种植过早不如适温期种、番茄长得高茂不如长得矮壮、大水漫灌不如小水勤浇、追肥多不如底肥足、挂果多不如育大果。

#我的生活科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