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为油菜生理病害,由土壤缺乏有效态硼引起,发生很普遍,尤以现在广为栽培的甘兰型双低油菜发生多而重,一般减产20以上,重病地块80-95%,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发病更甚。
一、病因和病症。
(一)致病原因
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低于0.4毫克/千克,油菜就会出现缺硼病症。红壤呈酸性,由火成岩发育而成,土壤有效硼含量低,易发生此病。黄土、黄河冲积土、草甸土和白浆土,有效硼含量也多无法满足油菜生长所需,本病的发生也普遍。黄棕土壤有效硼含量只有0.08~0.25毫克/千克,易引发该病。土壤酸碱度的高低与有效硼的供给有直接关系;PH值超过7的土壤,油菜易出现缺硼;PH值4.5~6.5,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最高。酸性土壤适量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有效硼的含量,但石灰施用超量,又会降低有效硼的含量。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量时,会增大油菜对硼的需求,易产生缺硼症。品种不同,本病的发生程度也不同,早熟品种一般发病少而轻,其次是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最易发病,损失最大。正常双低油菜植株地上部硼的含量为~微克/株。油菜缺硼,叶绿素含量比正常者低30-60%,病株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比正常者高1-3倍。土壤缺硼,对幼苗期的油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对薹期和结角期影响较大,对花期的影响最明显而严重。
(二)病症
油菜苗期严重缺硼时,幼根几乎不再生长,根毛或侧根明显减少或没有,根皮褐变、龟裂,最后脱落;幼叶褪绿变褐并不断扩大,生长点褐变枯黄,后整株焦枯死亡。油菜薹期严重缺硼,须根少,根系发育差,表皮褐变并龟裂;植株中部叶起初绿色变暗,叶缘内卷,叶变厚并脆化;叶缘初为紫色,后变成蓝紫色,叶片提早黄化、脱落;薹抽生缓慢,茎枝严重萎缩、矮化。油菜花期缺硼重时,花序顶端花蕾先褪绿黄化,渐渐萎缩干枯并脱落;花开异常,胚珠萎缩,不能正常发育,多形成空角果;枝茎中、下部出现纵向开裂;角果皮和枝茎杆慢慢变成紫红色或蓝紫色。
二、综合防控
(一)农业防控方法
1、早熟型双低油菜发生此病少而轻,可适当多推广丰产、高抗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2、红壤等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整地时平方米撒施生石灰粉50~80千克。3、沙性重的土壤可客入适量粘土进行深耕改土。4、平方米整地时施入腐熟猪、牛粪~1千克、火土灰50-70千克,可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效硼的供给。5、控制速效氮肥的用量,特别是中、后期更应控制。6、培育适龄壮苗,并适时移栽,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升根系的吸收功能。7、油菜生长前期要重视抗旱,一有旱情要适时适量浇(灌)水,后期要抓实防浸(渍),开春和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伤根。
(二)硼肥的施用技巧
缺硼的土壤施用硼肥,可增产油菜籽10-20%,严重缺硼的可增产30%以上。1、翻耕整地时,平方米均匀撒施硼砂0.8-1千克。2、幼苗移栽前的2-3天,平方米对叶片均匀喷洒0.4%硼砂液50-60升,能有效防控本病,又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抗寒、冻能力。3、幼苗生长期间,可视情况喷1-2次硼砂液,用量为平方米喷0.4%硼砂液50-60升。4、1-2月,平方米施硼砂0.8-1千克(兑水-千克泼施)。5、初花期平方米均匀喷洒50克硼砂加50升水的溶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