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管护农作物的生长,其实和照顾孩子差不多,需要保证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吸收足够的营养。不仅如此,还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习性,补充不同的肥料。而且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养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有着明显的需求,虽然需要的不多,但是确实生长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旦微量元素缺乏,就会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有时候可能会导致作物生长迟缓、开花结果少,甚至出现一些病变的症状。
一、作物缺素因何而起
作物的营养来源主要通过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汲取能量,二是通过根部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取营养。而缺素主要是通过根部吸收营养的过程中,由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足或者吸收障碍造成的。
1、土壤本身缺乏微量元素
不同的土壤都有不同的品质,土壤的肥力不仅仅是指其中蕴含的有机质等含量,其实也应该包括微量元素的含量。
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地块之间,在耕种历史、以往种植、耕种方式等方方面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其土壤的营养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有明显的区别。
2、土壤酸碱度影响微量元素
一般情况下,适合耕种的土地土壤都会呈现一定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只要其酸碱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并不是太大,差异十分细微。
但是,如果其酸碱度超过一定的限值,就会影响其微量元素含量,导致作物缺素。比如PH值相对高的时候,作物就会有缺铁、缺锌的症状。
3、化肥施放的影响
不同的化肥对于作物吸收微量元素有着明显的作用,特别是过量施用的时候,这种作用就特别明显,很可能表现出缺素症状。
一般而言,如果氮肥的施肥量过大,就会影响植物对于钙元素的吸收。如果钾肥施放量过大,作物对于硼元素的吸收就会受到遏制。而磷肥过量,作物可能就会缺铁、缺锌。
4、有机肥缺乏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很难实现自我增长,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保持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目前土壤保持均衡足量微量元素的主要方式就是施加有机肥。
所以,如果有机肥施放量过少,就会让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只有支出没有补充,从而造成作物的缺素症。
二、作物缺素的主要表现
1、缺氮
当作物缺氮时,首先从整体来看,作物生长一般表现为其高度明显偏矮,而且外形十分地瘦弱。
同时,叶片也会表现出异样来,叶片就会失去其正常的绿色,明显颜色偏浅,而且颜色还比较均匀,不太可能看到斑点。
而其发展趋势也是从作物的下部渐渐向上部蔓延,导致植物下部的叶子提前枯黄脱落。而且缺氮的植株,它的根须密度也比较稀疏。花、果实偏少,种子不饱满。
2、缺磷
作物缺磷的表现,首先还是表现在植株的生长方面,生长速度明显变慢,而且植株也会和缺氮一样变得矮小和瘦弱,比正常少的多的分支。
叶片也要小于正常叶片,而且很容易就会脱落。其颜色表现一般是暗绿色或者灰绿色,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紫红色。拔出其根部,可以发现明显的发育不完善。缺磷症状的出现也是从植物下部开始显现。
3、缺钾
当作物出现缺钾情况时,主要表现在叶片颜色的变化上,叶片会逐渐发黄,然后变成褐色,最后就像被火烧过一样的呈现出焦叶。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上逐渐出现一些斑点。这些都是初始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叶片都会发红,然后干枯。最终叶片掉落。其根部发育不良,短小,如果缺钾特别严重,还会出现烂根的情况。
4、缺钙
缺钙对于新叶、新芽、果实等生长的影响比较明显,当作物缺钙的时候,叶片无法伸展开,而且会出现黄白化。
有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不正常的黏液从叶片中分泌出来。缺钙可以让新芽出现腐烂等后果。而对于果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果实出现裂果、水心病等。
5、缺锌
缺锌同样会让植株的生长显得缓慢,特别是对于植株节间的生长影响特别大。同时,也能让叶片失去绿色,甚至表现出白化的症状。
如果果树表现出了小叶病,玉米出现了白化苗,而葡萄有明显异常的大小粒等,种植户就需要考虑缺钙的因素了。
6、缺镁
植物缺镁,其显性的表现一般为老叶,叶绿素含量就会明显下降,使得叶片的颜色不再嫩绿可爱,叶片两侧逐渐黄化。而整体植株方面,也会表现出整体矮小,生长极其缓慢的症状。
很多农户对于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微量元素的补充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难免会造成作物管理上的不全面和不科学。
所以,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种植户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及时掌握先进的作物管理常识,对于作物的微量元素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让作物营养吸收更加全面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