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4886.html
蔬菜需肥特性概述:
蔬菜栽培与大田相比,对环境和营养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蔬菜需肥量大,与小麦相比较,蔬菜平均吸氮高0.4倍,吸收磷量高0.2倍,吸收钾量高1.92倍,吸收钙量高4.3倍,吸收镁量高0.54倍。
蔬菜蔬菜种类繁多在对氮素的形态要求上,蔬菜喜硝态氮作物。在铵态氮超过总氮量的50%时,洋葱的产量明显下降,供应%硝态时产量最高.在微量元素中,蔬菜对硼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大田作物。蔬菜对钾的需求量最多,吸收营养元素的比例顺序为KNCaPMg,瓜类蔬菜吸收钙的比例更大。
保护地施肥特性概述:
保护地栽培是在有限的容积内栽培大量作物,并需要获得高额产量,作物在有限的土体中布满大量根系,需在大量养分。因此,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要求更高的土壤营养条件。由于在保护的条件下没有雨水的淋溶,肥料不易随水流失,水分的运动大部分时间是由下向上运动,极易造成土壤耕层盐浓度增高,使作物生长受阻。
1、温室、大棚绝大部分是用于反季节栽培,作物长期处于温度低、光照弱的条件下,因此施肥应更多地考虑通过营养调节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和光合作用强度。
2、在温室、大棚密闭条件下,选择的肥料不能释放抑制作物生长和有害的气体。所以,为了在保护地栽培中获得高额产量,施肥时比露地栽培要求更加注意肥料的种类和形态、施肥数量和施肥方法。
3、保护地施肥的技术特点
A、一般保护地施肥比露地栽培高1-2倍。
B、氮肥不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硝化——反硝化作用下会释放氮的氧化物,而氮的氧化物在温室、大棚中容易被积累而危害作物。氮的氧化物伤害的特征是:叶片脱色并伴有细胞皱缩和焦枯,且潮湿条件下比干燥时高数倍,夜间比白天对作物危害重。在露地栽培时一般不会发生。
C、正午的日光会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作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上午10-11时。所以喷施叶面肥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10时进行。D、保护地内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露地稍高。合理施的条件下,一般氮的利用率为50%,磷的利用率为15%,钾肥的利用率为80%。肥料利用率与施肥多少有关:施肥量过大,则肥料利用率低;前茬作物吸收营养后残留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多,肥料利用率低。
4、保护地施肥的方法
保护地施肥操作要求更加精细,而且要求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和茬口进行多次施肥。在播种前或定植前施基肥,基肥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全畦撒施肥、沟状条施肥和穴状点施肥,或者复合方式施肥。
5、盐类浓度及有害气体障碍
保护地栽培特别是温室、大棚栽培施肥量往往比露地大几倍,而且次数常超过适量的界限。由于盐类积累,使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发生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注意防止保护地内有毒气体的危害,应适当控制施肥量特别氮肥施肥量;在管理过程中,加强通风换气使用的农用塑料制品及粘合剂等一定要安全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