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冠脉支架集采之后,第四批仿制药集采即将登场。
12月9日,一份名为《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的文件流出。该文件详细介绍了第四批药品集采的填报工作。
根据该文件,医保局将在12月30日17点前,完成相关药品与采购量审核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第四批医疗集采将会在年前进行完毕。
本次集采药品共44个种类,90种剂型。在此次集采中,约家药企受到影响,入围产品最多是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和石药集团(HK:)。
考虑到过往的降价情况,对于这些较多产品入围的企业来说,无疑压力山大。
涉及44个品类,
齐鲁制药、石药集团等家药企受影响
本次集采药品共44种品类,90种规格,主要为口服用药,但也首次将注射剂纳入其中。
入围的8款注射剂产品,基本上都是大品类。比如入围的氨溴索注射液,据米内网数据,医院氨溴索注射剂终端销售额达到59.8亿元。
参与氨溴索注射液角逐的,主要是原研产商勃林格殷格翰,以及5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华中药业和福安药业等。
据读懂君统计,就此次集采而言,涉及的药厂为家,其中28家药企有2种或2种以上(不计剂型)的药品入围。
入围产品最多的,是齐鲁制药。本次集采,齐鲁制药共有7种产品入围。如果区分同款产品的不同剂量,齐鲁共计11款产品入围。
位列齐鲁制药之后的,是扬子江药业集团和石药集团,入围产品分别有6种和5种(不计剂型)。
集采对于一些药企而言,是机会。比如石药集团此次入围产品为布洛芬、度洛西汀、诺氟沙星、硼替佐米以及普拉克索。其中,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硼替佐米注射剂于本年度获批,盐酸毒萝西汀肠溶胶囊于9月刚刚上市。
对于石药集团来说,无疑有望通过集采有望让新品放量。当然,集采往往意味着产品大幅降价,这种情况下,能否以价换量是个未知数。
价格战不可避免
所谓带量采购,医院未来1年用量的一定比例公开招标,价低者得,反之出局,极其残酷。
“残酷”的直接体现是,被纳入集采的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此前进入集采的仿制药,降价幅度普遍超过90%。这样的现象,依然会出现在第四批集采中。与此前的集采经历相比,各药企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
比如竞争最为激烈的布洛芬口服用药。由于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发热与止痛等病症,属于家中常备药品之一,市场应用广泛,因此入局者较多。本轮集采中,共有12家药企参与角逐。
具体而言,在0.1g剂量中,有石药集团、扬子江药业、康恩贝、山东新华制药、青岛黄海制药以及安徽环球医药6家企业参与;在0.2g剂量中,有石药集团、康恩贝(SH:)、河北康芝药业以及哈药集团(SH:)等7家企业参与。
即便是竞争最小的产品,也均有2家药企入围。比如治疗呼吸病症的多索茶碱注射剂、治疗消化病症的泮托拉唑口服用药和有抗凝剂作用的注射用比伐芦定。
不计剂型,每种集采药品平均有4家药企进行竞标,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届时,各家药企将会如何报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