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球场上受伤,一查竟发现自己得了恶性肿

北京中科白癜风在哪里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

河南商报记者杨益莹通讯员姜伟

篮球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对于球场上的磕磕碰碰,不少人也习以为常。不过,今天这位故事的主人公马先生(化名)却因为一次球场上的受伤,被查出得了恶性肿瘤!

男子确诊“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自体移植”治疗

半年前,一场篮球运动撞伤导致的右肋骨疼痛并没有引起马先生(化名)的在意,但随后逐渐出现恶心乏力贫血等症状让马先生感到不安,医院就诊。“肾功能不全”的检查结果让马先生一家人很是意外。

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情,马先生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检查后发现,马先生不仅贫血、肾功能不全,还有包含右侧肋骨在内的多发性骨质破坏,后经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经医院血液二病区团队全面权衡,结合患者年龄及家庭因素,为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建议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经过三周治疗,男子顺利走出移植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称“自体移植”,是对有移植适应症的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后行大剂量化疗,再将自身干细胞回输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治疗,效果优越于传统的化疗方案等疾病,帮助患者能够达到一个更长的生存期。

根据马先生的个体情况,血液二病区团队制定出“靶向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得到了患者及家属接受及积极配合。

经过四个疗程硼替佐米方案靶向治疗,马先生贫血及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缓解良好,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11月16日,马先生经过三周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顺利走出移植仓,这一阶段的顺利治疗,使病情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患者在经过短暂休养复查后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同时,医院血液二病区团队将会继续密切跟踪患者的病情。

“吃”骨头的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往往以贫血、骨痛及肾病起病。化验检查显示明显的球蛋白升高及高钙血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颅骨、肋骨、盆骨及脊柱等多发性溶骨性破坏或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由此命名。

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病或肾病症状首诊科室为骨科或肾内科,但其实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的浆细胞,影响造血功能,为血液系统疾病,需进行骨髓穿刺活检等进行确诊,接受血液专科规范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重要作用

十多年前,多发性骨髓瘤多依赖于传统化疗,疗效差,多于治疗两三年后病情进展。随着医学的进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也获得跨时代的发展。

以硼替佐米、来那度胺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已基本取代了既往的传统化疗,疗效明显提高而且副作用小。进入新药治疗时代后,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已由一种预向差的恶性病变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长期生存。

医院血液二病区主任医师王娴静说:“无论是以前的传统化疗,还是近年的新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多发性骨髓瘤症状重并多系统侵犯,但只要规范诊治,并尽可能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重还美好人生。”

(编辑吴冰首席编辑华丽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