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花生种植户给我们团队来电,分享了去年种花生的一些经验。这位农户去年种花生是采用我们的推荐方案:磷钾源库(99.7%磷酸二氢钾)+钼源库+硼源库,还搭配了EDTA螯合钙,结出来的花生颗颗饱满,用手很难捏开,真的长得太压秤了。
感谢这位花生种植户分享的种植经验。确实如此,在花生种植过程中,使用这样的配方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科学使用磷酸二氢钾、钼肥、硼肥、钙肥等,可使花生茎叶生长旺盛,开花量大,根系强大,根瘤较多,单株结果能力,提高产量可达20-30%。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磷酸二氢钾、硼肥、钼肥、钙肥在花生种植上的作用及关键使用时期。
钼肥
钼对于豆科作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豆科作物需要从空气中固氮,就要钼的参与,一般是建议在花生的花期和荚果期喷施钼肥,建议使用2-3次,可以用复合糖醇螯合的钼源库,不仅是花生,其他豆科类植物也是需要及时补充钼肥的。
硼肥
硼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花生花粉管伸长和花粉萌发,还能提大大高花生开花授粉率,使得花生颗粒多,产量更高。硼肥用得好,花生颗粒更饱满。花生也是喜钙植物,硼充足有利于钙吸收,可以在苗期、开花期、荚果期使用。建议补硼可使用冷水速溶硼肥~硼源库。
硼源库~含硼20.5%,冷水速溶,高效补硼,假一赔十!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磷钾养分含量高,能快速补充磷钾营养,水溶性好。磷酸二氢钾一般在花生花期,荚果期、膨大期使用,不仅能够让荚果饱满,而且防止后期花生叶片早衰,增产效果明显,可以使用纯度更好的磷钾源库~99.7%磷酸二氢钾等。
磷钾源库。99.7%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膨果上色、抗寒抗冻等功效,好评如潮,值得信赖,提供权威专业的产品检测报告,承诺假一赔十!
综合多种因素,建议在花生花期和荚果期喷施2-3次:
磷酸二氢钾+钼肥+硼肥,具体配方为:硼源库10-15克+钼源库20毫升+磷钾金库50克兑水30斤喷雾,如果叶色偏黄,可以加入50-克尿素,充分溶解之后一起喷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钙源库等钙肥效果更好。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为啥要适量补充优质钙肥?
花生与人一样都是需要钙质的,花生在刚出苗时如若缺少了钙肥,就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花生苗抗病抗逆能力差,但是施用钙肥是要分时间段的,掌握好时间,花生就可以显著增产增收。
花生是喜钙作物,钙肥可促进花生根系生长,增加根系活力,防止花生早衰,还能促进花生果仁饱满,提高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增强花生抗病性能。
花生施用钙肥,要因土因肥制宜
由于花生不耐盐碱,故在缺钙的盐碱土上,要施用含钙的酸性肥料,这样不仅能满足花生对钙的营养需要,而且能够中和土壤,缓解、矫治盐碱对花生的危害。
钙肥要适时施用
由于花生在生长新根、幼根、果针时,不能缺钙,故施钙的时间,即应做基肥早施和花果针刚出现时追肥,分两次施下。
钙肥要适量施用
一般酸性土壤每亩施石灰50-60公斤,或钙镁磷肥35-40公斤,碱性土壤每亩可施过磷酸钙30公斤。钙肥施用量不可过少,否则,增产不明显。也不可过多,否则,不仅造成浪费,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经济效益。
尤其在花果针刚出现时,最好通过叶面喷施盖世美~复合糖醇螯合钙或者更稳定的钙源库~EDTA螯合钙。
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讲,花生钙肥施得好,不但果仁重,花生壳也重,卖起来肯定不吃亏。
钙源库~真正螯合钙,防裂防日灼,和磷酸二氢钾任意混合不沉淀
花生生长后期,喷2次磷酸二氢钾+硼肥+钼肥,可以显著增产
当花生已经处于幼果膨大期,这是产量形成的最后一关,也是很关键的一步。这段时间的管理决定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管理重点就是保护叶片,防止叶片出现早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茎叶中的养分向籽粒转移,增加粒重,使花生籽粒饱满,出仁率高。
近期有不少农户咨询,花生田间出现了大量黄叶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脱肥而引起的早衰。
众所周知,花生籽粒的膨大,80%以上养分来自于茎叶中的光合作用产物。加上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大大减弱,如果此时叶片出现发黄,必然会导致花生不饱满、空瘪。
巧喷叶面肥,防治花生黄叶、脱肥早衰,还可以显著增产!
建议大家可以喷2-3次磷酸二氢钾和硼肥、钼肥,既可以提高花生的抗干热风、防倒伏、防早衰等特点;磷酸二氢钾可以延缓茎叶早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硼肥、钼肥可以促进根瘤菌的繁育、促进茎叶中光合产物向花生籽粒转移,从而达到籽粒饱满,果仁大且重的结果。
用磷钾源库(99%磷酸二氢钾)50克+硼源库10克+钼源库2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2次。如果花生植株黄化较严重,建议再加入-克尿素。
花生中后期,注意防旱排涝,防病虫
长期干旱或者涝害,主要也是影响叶片功能,导致发黄或枯萎早衰。花生饱果成熟期,注意防旱排涝。尤其是夏花生,收获季节在秋季,如果排水不良,还会导致大量烂果。
花生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疮痂病、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及蛴螬、棉铃虫、斜纹夜蛾等。要在加强化学防治的同时,大力推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控害技术,既有效防治病虫,又兼顾食品安全。
1、防治叶斑病、疮痂病等病害。
当病叶率达到10%时,亩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16克或50%氯溴异氰脲酸40克,隔10~15天喷1次。
也可亩用80亿单位地衣芽孢杆菌60克至克,或28%多菌灵悬浮剂8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克或4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10天后再喷一次效果更好。上述药剂可交替施用,喷足淋透。多雨高温天气注意抢晴喷药,如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喷。
2、防治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等。
可在花生结荚初期亩用20%三唑酮乳油~克或6%戊唑醇毫升或或50%扑海因~毫升,对水~公斤喷浇茎基部,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
3、防治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
当每平方米虫量2~3头时,可用10%辛拌磷粉粒剂或剂,,趁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将药剂集中而均匀地施于植株主茎处的土表上,可以防治取食花生叶片或到花生根围产卵的成虫,并兼治其它地下害虫。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蛴螬等害虫成虫。
4、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等。
可亩用甲维盐乳油20~3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40克或18%高氯虫酰井20~30毫升对水30~40公斤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