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史42
唐敖庆(-),江苏宜兴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1.曾昭抡因迷恋化学,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唐敖庆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计算复杂分子旋转能量变化规律的什么公式?
唐敖庆父亲唐林根在镇上经营一小店,出售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在唐敖庆6岁时,父亲把他送到私立养初小学读书。唐敖庆上学不久,母亲因终日操劳,过早地离开了他。母亲去世后一年,父亲再婚。继母褚氏出身书香门第,陪嫁带到唐家大量书籍。褚氏非常喜欢唐敖庆,对他说这些书就是他的书,可以随便看,唐敖庆如获至宝般痴读起来。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就到亲友家借,书籍成了他人生中形影不离的伴侣。
年8月,唐敖庆考入无锡师范学校,教化学的张汝训老师上课时,讲了不少化学家刻苦搞科研的故事,唐敖庆对化学的兴趣就此浓厚起来。有次,他在《大公报》上读到了大名鼎鼎的化学家、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曾昭抡的故事。当看到曾昭抡因迷恋化学,走在路上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新发现,被过往行人嘲笑为精神病时,唐敖庆对他产生了无限崇敬,也萌生了师从曾昭抡的愿望。
年和李政道、朱光亚、王瑞駪、孙本旺等,以助手身份随同中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尔后,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唐敖庆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计算复杂分子旋转能量变化规律“势能函数公式”,为从结构上改变物质性能提供了比较可靠依据。
20世纪60年代初以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分支-配位场理论这一科学前沿课题研究,带领其研究集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光发射的科学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与合作者共同着手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系统研究,提出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数计算、对称性约化三条定理,使繁复的量子化学计算简化为形式计算,这一量子化学形式体系,不论就计算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表达为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的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
20世纪80年代后,致力于硼、碳原子簇的化学键和结果规则研究,提出了硼—碳原子簇结构的拓扑共轭关系,阐明其化学键特征和结构规则,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唐敖庆专长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化学,特别是量子化学。有关分子内旋转、高分子化学反应统计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等研究成果,均受到国家奖励。
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