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后一天,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上市。1月5日,工信部发布消息,国内已有18家企业陆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产能建设。
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近在咫尺了吗?此前担心的疫苗玻璃瓶供得上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专家提醒疫苗投产不等于供给,确保疫苗供货还须整个产业上下游相互磨合。
投产≠供给
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其临床三期数据显示保护率达79.34%。去年12月,我国首个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项目产业化基地落户北京大兴,最快今年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已经有了大的突破和攻关,整体路径比较靠谱。”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镇告诉《中国科学报》。
但他也表示,投产不能直接和供给画等号,疫苗研发的技术难题逐步解决后,还须整个产业上下游相互磨合,以确保供货。
以疫苗玻璃瓶生产为例,盛放新冠疫苗的容器由中硼硅玻璃制成。黄镇表示,国内目前有十余家企业具备生产玻璃瓶的能力,但玻璃瓶的原材料——玻管的供应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