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空气、光照、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水分
水是所有生命体必需的要素。在植物中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正如人体百分之八十都是水一样,如果缺水那么植物就会逐渐枯萎,枯萎的原理就是原生质体逐渐变成凝胶状,然后失水死亡。
温度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它既可以通过影响光合、呼吸、蒸腾等代谢过程,也可以通过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等代谢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长,还可以直接影响土温、气温,通过影响水肥的吸收和输导来影响植物的生长。
空气
空气成分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氧、CO2、水汽。
氧:氧为一切需氧生物生长所必需,大气含氧量相当稳定(21%),所以植物的地上部分通常不会缺氧,但土壤在過分板结或含水过多时,常因空气中氧不能向根系扩散,而使根部生长不良,甚至坏死。
CO2:大气中的CO2含量很低,常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空气的流通以及人为提高空气中CO2浓度,常能促进植物生长。
水气:大气中水汽含量变动很大,水汽含量(相对湿度)会通过影响蒸騰作用而改变植株的水分状況,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光照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最最主要的功能。其中就必需有光的参与。当然光照的作用不仅仅是光合作用,还有植物生长酶的抑制素等等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
在土壤pH值超过7.5或低于6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易代换也易淋失。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钼在强酸性土壤中与游离铁、铝生成的沉淀,可降低有效性。
土壤微生物
植物根系周围生活的土壤微生物还可以调节植物生长,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能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及其他矿质元素的营养以及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等各种有机营养,促进植物的生长。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