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与绿色农业专题年第2期《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特邀华中农业大学徐芳森教授担任主持人,组稿“科学施肥与绿色农业专题”,共发表综述和研究论文14篇,内容涉及施肥原理和作物营养生物学机制,新型肥料研发,以及大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施、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有机肥替代、土壤?作物系统养分综合管理等绿色施肥技术。欢迎下载阅读文章!
其中刊发了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汪社亮老师团队的综述文章《植物硼高效吸收利用调控生长的研究进展》。
硼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硼缺乏严重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导致棉花“蕾而不花”、油菜“花而不实”,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施硼提高作物产量,但肥料过量施用和肥料利用率低下等会对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明确植物响应缺硼胁迫适应性的主要生理过程,挖掘硼高效的主效基因,实现硼高效品种的遗传改良,培育抗低硼的作物品种,既能实现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又能减少矿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是“一举三得”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途径。硼转运蛋白依赖的途径是低硼胁迫下植物的主要硼获取途径。本文综述了植物中硼高效吸收转运的主要机制,并以甘蓝型油菜中BnaA3.NIP5;1基因为例,阐述了硼高效基因挖掘、分子调控机制解析和硼高效遗传改良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植物智能化硼稳态维持机制下作物精细化硼高效遗传改良的模式。同时全面总结了植物硼生理应激过程中激素参与调控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硼是非生物胁迫中的“养分平衡因子”和“抗逆因子”的概念,并指出了未来硼营养研究的可能方向:(1)硼交联果胶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基因的鉴定;
(2)硼作为信号还是养分来触发缺硼胁迫下的生理紊乱;
(3)硼抵抗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
本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第一作者:刘玲(博士研究生)
文章引用刘玲,段贤杰,徐芳森,等.植物硼高效吸收利用调控生长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41(2):1‐8.
DOI:10./j.cnki.hnlkxb..02.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