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新闻报道,火爆的网红儿童玩具“假水”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硼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报道中也提到,根据《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后称《指南》),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要少于毫克每千克。虽然此《指南》文件不具备强制性,相关人士建议将《指南》中相关要求加入产品安全强制标准中。
《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制定背景
近年来欧盟、美国对我国消费品的召回通报信息显示,半数以上的产品召回是由于化学危害而导致。而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相关化学安全危害因素的标准。为加快中国产品走出战略的实施,提升我国消费品品质,亟需制定符合我国产业和行业现状,并引领产业发展的消费品安全化学危害限制要求标准。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国内10余家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了《消费品中化学危害限制要求》的国家标准立项,并获得批准。年7月-年12月,起草组基本完成标准草稿。年3月28日-年4月15日,对《消费品化学危害限制要求》进行公众咨询。年11月19日,《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正式发布。
《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是什么?
为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年11月19日发布了GB/T-《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明确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要求。该标准参考了欧盟RoHS指令(/65/EU)、REACH法规((EC)No/)、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法规((EU)/)、玩具安全指令(/48/EC)及STANDARDbyOEKO-TEX等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综合考虑了中国现有消费品标准中的化学指标,并结合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现状,筛选出消费品中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