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送女儿去巩义二中上学,在校园里见了高一班长徐武刚。他说我们上高中时的化学老师李书有在二中教化学,还是带高一的几个班级。我连忙要了李老师的手机号,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拨通了李老师的电话。当时可能李老师在忙,没接通。过了一会儿,李老师回了过来,问我是谁。我说我是您高中教过的一个学生,我叫张某某,今天送女儿来二中上学。李老师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说,你是当时的化学课代表。没想到时隔二十五年,李老师还能记得我。我和李老师说了几句,怕影响李老师上课,就说以后有机会见面再聊。挂了电话,我的思绪回到了二十五年前……
年,我考上了巩义三中。开学后,高一的班主任就是李老师,记得他当时三十岁左右,就是教我们化学。李老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的讲话我记忆犹新。
“同学们,你们不要小看化学,它是各个学科中最严谨的一门学科。我们化学老师因此而自豪。我们一方面要普及化学知识,另外一方面要培养化学人才。培养化学人才和普及化学知识要两手抓,齐头并进。
我们的前辈路易斯,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虽然他未得过诺贝尔奖,但是他的学生却一次又一次的为他完成了心愿。他的学生尤里——重氢重水的发现者,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克——超低温化学的应用技术发明者,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博格——镎、镅、锔和锫等元素的发现者,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比——用碳14测定历史年代的发明者,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开尔文——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和发现者,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如果我教过的学生,以后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李老师的开场白,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就这样,我们很快就和李老师熟悉了。由于我坐在第一排,又喜欢化学,李老师就让我当了化学课代表。其实,无非就是去实验楼搬运实验仪器,帮助李老师做化学实验。
在学元素周期表时,为了很好的记住各种元素,李老师给我们编了顺口溜:
氢氦锂铍硼(HHeLiBeB),
碳氮氧氟氖(CNOFNe)。
钠镁铝硅磷(NaMgAlSiP),
硫氯氩钾钙(SClArKCa)……
李老师一再强调,氯按普通话应该念lv,好些人,包括老师不注意,把它念成了lu。这是最低级的错误。我这才发现,念了几十年的氯(lu)化钠竟然是错误的。现在想想,真应该谢谢李老师当时的提醒,没有让我继续错下去。
一天上化学实验课,好像是带橡胶手套做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按照规定,做这个实验必须带橡胶手套。我去实验室取了硫酸和手套及其他仪器。当时高一在三楼等我走到教室里面,发现不知怎么回事,手套成了一只,另一只不知道去哪了。李老师说,做有硫酸参与的实验,必须戴手套,就让我出去寻。我在走廊上仔细回忆了一下,往栏杆外面一看,手套在一楼下面的地上静静的躺着呢。莫名其妙的丢了,又莫名其妙的找到了。我赶紧下楼,把手套拾起来,给了李老师。李老师这才做起了实验。过后,他说,既然有规定,就必须按规定办事。要不然万一出个事故,那可就有点吓人了……
网络配图师恩难忘,每每想起那节化学实验课,我的思绪就久久不能平静。课堂上李老师的话也影响了我的一生。重视规定和规则不是一件小事,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只有当每个人都重视规定、规则,按规则办事,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祝愿李老师身体健康,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再创佳绩!
作者:张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