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这于格尔木这座资源型城市而言,表现更为直观。年,格尔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走进察尔汗盐湖,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和白云倒影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天湖一色。洁白的盐花一簇簇、一片片伫立在湖中,晶莹透明。湖上几艘采盐船正在作业,厂房里面机器轰鸣,各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一辆辆装载钾肥的货车不断往返,大家干劲十足。
察尔汗盐湖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总储量达20多亿吨,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青海盐湖产业用科技创新驱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从单一钾肥开发到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产业模式,构建以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已形成年产万吨氯化钾、3万吨碳酸锂等产能规模。
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路上,格尔木蹄疾步稳。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恢复上市,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强”榜单、位列第位,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落地,全省首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坚项目落户格尔木,率先实现盐湖提锂排放母液镁、锂综合回收利用,成功突破高纯氯化锂制备过程除硼关键技术。
其间,格尔木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措施,全力助企纾困,积极落实电力直接交易、专项资金申报等惠企政策,累计为12户企业节约用电成本余万元;为30余户中小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万元。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按照“前期促开工、建设促竣工、投产促增效”的要求,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蓝科锂业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黄河矿业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比亚迪吨/年碳酸锂中试等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开通5G基站个,格尔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可研编制进展顺利。
工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一系列服务也在不断推进。在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方面,格尔木市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现代商贸物流、特色生物、文化旅游、新能源等新兴循环经济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力争落地更多投资项目,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和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上海中产集团等国内知名中介机构对接,积极研究探讨中介机构“委托招商”新模式,切实发挥“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重要作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引进来”与“落下来”并重的理念,紧盯项目落地,从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审批效能、加强督查督办、强化跟踪协调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促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实施。举办“百名浙商进海西”等招商推介活动,争取落实援青项目10个、资金亿元。“青洽会”签约项目15个,其中4个项目建成投产、6个项目开工建设、5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格尔木市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努力为全省全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坚持改革创新,用好国家和省州支持政策,强化科技攻关,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核心企业,壮大支柱产业,着力稳住钾、壮大锂、突破镁、开发钠、培育硼及稀散元素,构建形成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以钠、镁、锂、硼等资源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循环型盐湖化工产业体系。扎实推进盐湖资源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盐湖产业集群,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无机盐化工产业基地。狠抓要素保障,全力落实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等政策,持续开展企业纾困和政银企对接工作,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机制,解决招商项目在项目核准(备案)、环评审批、用地及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水电路气要素配置等问题。同时,大力推行“马上就办”工作机制,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落地。
一项项清晰明确的工作举措、一家家加足马力生产的企业、一个个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弘画卷正徐徐展开……全市上下正趋势扬帆,抢抓机遇、聚焦关键、主动作为,工业经济整体呈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正释放着格尔木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记者:夏静
编辑:马倩
责编:武强
监制:马勇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