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桉是桃金娘科、桉属大乔木。
蓝桉介绍
蓝桉,又名“洋草果”,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苛。其树干通直,木材抗腐力强,具有较好的园林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除此之外,蓝桉对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抗性较强,能大量吸收有害气体,是良好的行道树和绿化树种。
蓝桉是一种需水量大的植物,它还会降低其他物种可获得的水量,若种植于缺水地区,将加剧干旱、水土流失,最终导致荒漠化。
形态特征
蒴果近球形,直径5-6mm,果缘突出2-3mm,果瓣4(有时为3或5)。干后呈棕绿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正常叶厚,披针形,镰刀状,长12-30厘米,宽2-3厘米,有明显腺点。
花通常单朵腋生,直径达4厘米;萼筒长约1.5厘米。
分布范围
蓝桉原产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及塔斯马尼亚岛,从海岸至海拔m的温暖地区。19世纪引种至西方国家。中国广西、四川等地有栽培,最北可到成都和汉中。其中,云南包括昆明、楚雄、牟定、大理、祥云、宾川、玉溪、元江、曲靖、陆良、会泽、保山、施甸、建水、开远、蒙自、文山、富宁、广南、丘北、砚山、临沧、云县、普洱、江城、景洪、勐海等地大面积栽培。
病害
茎腐病先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病,逐渐蔓延整个植株,最后枯萎。防治方法是及时间苗,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防止蔓延,每半月喷酒波尔多液或0.2%代森铵一次,连续3次。
肿枝病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硼导致蓝桉枝、茎部分膨大,停止生长。预防出现该病就需要在种植时在根周围施硼砂4g,可以达到永久防治的目的。